观音菩萨为何放弃成佛!
按:“家家弥陀佛、户户观世音”。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。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。无论净土、禅、密各宗,任何拔苦济乐的法门,都离不开观世音菩萨。慈悲即观音,在中国妇孺皆知,深入人心。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,无形而无所不在,有“人类仁慈保护者”之称。农历九月十九,恭逢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,蝉友圈佛旅网亦在这个殊胜的日子,安排普陀山朝圣之旅,祈愿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佑,众生永离苦痛,长得安乐。
观音菩萨的职责和使命
从慈悲理念出发,大乘佛教塑造了体现大慈大悲精神的观音菩萨,于人间司其职,解救众生现世之苦,救济一切众生是观音的神职与使命,孜孜不悔的度脱众人,斡旋于天国与人间,从利乐众生出发,以无畏施与众生,无所取亦无所求,完全出于一种慈悲喜舍心,清净菩提心,广大平等心的道德行为,出于一种不掺杂个人功利的献身精神。
《坛经》云:“慈悲是观音,喜舍是势至。”慈悲是观音法门的基本前提,这种以慈悲统摄一切修持法门的思想,为观音教义提供了坚实的依据。而观音菩萨的慈悲更是“大慈大悲”。《观无量寿经》云:“佛心者,大慈悲是,以无缘慈摄诸众生。”佛的大悲是六时中观察世间众生的善根与苦难,用各种方便之法来救济,故特称为大慈大悲。此系佛独具之大悲,非凡夫与二乘(声闻、缘觉)等所能起,其中具足了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。
菩萨在佛教中的身份地位
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位于第二等果位,其地位高于罗汉,而次于佛。
菩萨,梵语为Bodhisattva,音译为菩提萨埵,菩提索埵,质帝萨埵,菩提意为“觉悟”,萨埵意为“众生”或“有情”,主要指婆娑世界之人,菩提萨埵全译为“觉悟众生”,菩萨不但自己求觉悟真理、解脱痛苦,同时自己还要求最高的园满的觉悟,以成佛为目标。
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·菩萨品》谓:“菩提不生,萨埵非有,萨埵者,他施之意,言以善施为事。”所以菩萨是自觉、觉他,但还没有达到觉行圆满的觉者,以上求佛果,下济众生,自度度人为目标,菩萨必须修行,以达到佛的地位。
大乘佛教以菩萨信仰为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,故又名“菩萨乘”,大乘佛教认为无论出家僧人或在家居士,凡具有宏大心愿以上求佛果,下济众生,以自度度人为目标的修行者或成道者,均是菩萨。成道者为“觉悟了的众生”,称之为果地菩萨;修行者力求“使众生觉悟”,称之为因地菩萨 。此二者皆是大乘佛教“普度一切众生”教义的承担者,日常所说的菩萨多指果地菩萨。
观音到底是不是佛?
论功德之大,恐怕诸佛中超越观音的并不多吧,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功德无量的观音菩萨,为什么竟然不能成佛呢?
据《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》记载,观音菩萨是久远劫以前已成正等正觉之古佛,法号“正法明如来”,释迦曾在其身边作苦行弟子,经彼之教化始获证佛果,由于悲心广大,故倒驾慈航,来此独世。因为经常示现救度众生,与婆娑世界众生特别有缘,因此被视作佛派来世间救难的使者,佛教慈悲的象征,更是佛教普度众生的象征。
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中说:“此普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,已于过去无量劫中,已作佛竟,号正法明如来,大悲愿力,安乐众生故,现作菩萨”。
据《法华经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记载,观音本可成佛,但看到婆娑世界众生困苦,在如来佛面前发下宏图大愿:不普度众生,绝不成佛。宏图未能展,大愿未能如。正所谓身已成佛,心未成佛,虽成也未;心已成佛,身未成佛,未成已竞。
观世音菩萨本可以成佛却不欲成佛,倒驾慈航,入此秽土显具佛之大慈大悲。
观世音菩萨完全是为了救苦救难,才由佛位倒驾为菩萨位的。这种伟大的情操常人所不能及观世音菩萨不但倒转他的果位,成为一个菩萨,而且要成为一位千手千眼度众生的菩萨;更要做一个以三十二相来度众生的菩萨。由此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多么伟大,多么值得我们恭敬了。
色拉寺
微信:wxselasi
甘丹教法永昌盛
长按二维码关注